老聃死,
秦失吊之,
三号而出:
适来,夫子时也;
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
古者谓是帝之县(xuán悬)解。
向吾入而吊焉,
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
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
必有不蕲言而言,
不蕲哭而哭者。
是遁天倍情,
忘其所受,
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指穷于为薪,
火传也,
不知其尽也。
老聃死了,
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
大哭几声便离开了:
当夫子来到世上,是应时而生;
当夫子离开人世,是顺时而死。
安于天理和常分,
顺从自然和变化,
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
古人称做自然的解脱,
就像解除倒悬之苦。
刚才我进入灵堂去吊唁,
有老年人在哭他,
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
有年轻人在哭他,
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
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
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
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
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
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
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就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
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
而光明却传续下来,
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