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宗祠文化里面的汉字

作者:熊氏家族网 浏览:



 宗祠是什么呢?简言之,即宗族群体集中供奉以及祭祀先人或先贤的一个场所。而宗祠祭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祈福仪式,不仅有庞大繁杂的神灵体系,还有因对神灵的虔诚与敬畏,逐步规范完善出了体系的祭拜仪式。

 

历史长河漫漫,宗祠祭礼繁杂。穿衣配饰,行走仪态,祭品礼器,无一不考究。例如祭台之上,食物类的祭品如肉食常见牛羊豕三牲,粮食为麻、黍、稷、麦、菽五谷。除此之外,玉石皮帛不仅仅是布料饰品,玉制的礼器以及华美的皮帛也更是祭品中的一大组成部分。


 


正因如此繁杂,从宗祠文化衍生的汉字也有不少。

 

“礻”这个偏旁,即为示,在《说文》中的解释是,这是上天给天下的图像,可以从中观测出事态吉凶,这表示是展示给人看的东西。

 

“示”的上部从二为天,下部本来为三垂,后面汉字演化成了“小”,即代表了日、月、星这三象。而古人常常会夜观日月星的运行等天象,以便于预测吉凶。

 

“示”,是神祇之事,常常与天地、祖宗和鬼神相关联,有关的汉字例如祠、祖、祈、福、祝、祥、礼等等。

 

举个例子,比如说宗祠的“祠”。为何“祠”?古人云:“春祭曰祠”,意思就是在周代的时候春天的祭祀就叫“祠”。随着时代的推进,宗祠文化的日渐完善与成熟,“祠”也从一种祭祀仪式,也逐步代表了祭祀祖先或者祭祀某个人物的房屋建筑。

 

祭祀的“祭”,在《说文》里的意思是用手拿着肉供奉神灵。其实“祭”字的上部左边那部分与“炙”字的上部是一致的,意思是一块滴血的肉,在后期汉字演化成了“月”字旁,如肥、胖、肝、肺、胃、脏等等都是与肉有关。

 

“祭”的上部右边的“又”,是手的意思,下部的“示”代表的是祭台。就非常形象的展示了古人向着神灵或者祖先奉上供品,举行祭祀,祈求护佑降福的过程。


 


“祭”从杀牲供奉鬼神,崇敬神灵、求神明护佑本义,到延伸出了另外的一种意思,就是“祭”是一种对亡故之人表达追悼的仪式。

 

前文也提到了,玉制的礼器常常会出现在祭祀中。“玉,石之美,有五德”,玉石,是美好的象征,有求于神灵,自然是奉上最好的东西。

 

祭祀用的玉石六器,即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璜以及玉璋。玉石六器在古时叠加了一层政治功能,礼天地四方,求社稷兴盛,保国泰民安。

 

玉,原来是用丝绳穿起来的好看石头,后引申为美好的代名词。玉,与君子并提,附加了精神内涵。同时玉制品也是身份与等级的物化象征。因此以“玉”作为偏旁部首的字有很多。

 

璧,平圆且正中央有孔,边宽大于内孔的直径的玉石。玉璧在宗祠文化中用于祭天。天圆地方说盛行的年代,圆形玉璧喻指上天,“辟”在时代的演化中,综合了君主与法度的双重含义,而国君又为天选之子,“辟”与“玉”结合,让“玉璧”成为上天和君主之间的连结。

 

琮,一种中空且孔呈圆形,外部呈方柱形玉石礼器,圆方之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圆地方说隐隐相合。玉琮,《周礼》中记载的黄琮礼地。祭祀一般在夏至的时候祭地,在冬至的时候祭天。


 


璋,因为与圭形似,因此也被描述为“半圭为璋”。古时,以“赤璋”来礼南方之神。在古代,男孩的出生叫做“弄璋之喜”,璋是一种瑞信,喻指品德高尚,身份显赫,弄璋也暗含对孩子的美好寄寓,因此璋也会用作人名。

 

与之相对的是女孩出生称之为“弄瓦之喜”。这里的“瓦”,并不是盖房子用的那种瓦片,而是指陶制的纺轮,一种纺车上的零部件。在时代背景之下,农耕文化当时对女性的要求是会女红,其实也是喻指贤惠顾家的意思。而从十三织素,十四裁衣,出嫁以后的刘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生活概述中,也可见一斑。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服务于宗祠文化的汉字开始止步于书籍文献,成为历史,站在博物馆里静默安存,例如“卣”,一种装香酒的礼器。也有些汉字因为富有吉祥美好的寓意,一直沿用至今,例如“福”,本义是祭祀过神灵的肉,现在主取幸福、福气之意。

图片展示

联系我们

 

微信号:xsjzwgzs

地址:郑州市商都大道

图片展示

熊氏家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19027507号-1 技术支持:智巢品牌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豫ICP备19027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