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中多涉及祠堂的哪些方面?有什么作用?

作者:熊氏家族网 浏览:



祠堂,又称为“祠庙”或“家庙”。主要是用作祭祀祖先,以及举办族中各种大事的场所。祠堂是对家族历史的一种具象化的承载,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间都能感受到历史发展的踪迹。


族谱是对家族历史的缩写,是文字表达,它囊括的实际历史和文化底蕴可以更加丰富,且只要纸张够多,就能够无限延展。对家族来讲,无论是祠堂还是族谱都是家族的承载工具。



在族谱中,有专门的一章是阐明关于祠堂的各类具体细节的。那在族谱中主要记载祠堂的哪些方面呢?族谱网的小编为你解答。


在家谱中国,祠堂主要分为图文两个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家谱关于祠堂的记录,最重要的就是祠堂的位置和建筑。祠堂图将祠堂的建筑样式和结构框架画出来,让祠堂全貌一目了然,祠堂图前后一般还会对祠堂建筑。祠堂管理等进行说明。


如《(浙江嘉善)香湖丁氏家乘》(乾隆三年)“丁公祠”后释文:“丁公祠一所,在南号圩之南汀,去住宅东南仅一里许。向南厅犹五三公所建,后德昭公、德威公以父荐举海鹤公孝义起家,奉主于中厅,专祀之。而邑侯夙感海鹤公好义,又嘉诸子之孝,因赐邑丁公祠匾云。”


在族谱中,除了介绍宗祠的相关内容之外,还会特意阐述宗祠的作用。有的将修建祠堂作为达到“尊祖、敬宗、收族”的重要手段、有的将修建祠堂提高到“明礼法,正伦常”的高度。



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下,在加上对宗祠历史的描述,可以让后世子孙了解到开基创业的艰难,从而对祠堂进行修葺使祠堂成为家族光昭祀典的地方。


虽说族谱中记载了祠堂,但是祠堂和族谱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宗祠是编修族谱的重要资料来源。为什么这么说呢?宗祠中的几个重要部分是寝堂、宗祠正厅和祠联。


其中寝堂是祠堂中最庄严之地,是摆放祖宗牌位和族人跪拜祭祀之地。而自立祠供奉之始祖及始迁祖,要举行隆重的“进主”仪式,按世序一定位置依世代供奉的。从祖宗牌位的排放位置我们可以详细的知道世系排列。



而编修族谱是家族中的大事,从选择主要负责人,到组织编修人员,都需要在祠堂中表决商议,族谱编修完成后,发谱也应在祠堂进行。


所以说,族谱和宗祠作为每个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处于家族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是无法割裂开来的。两者都在伴随着家族的发展向前进着。

图片展示

联系我们

 

微信号:xsjzwgzs

地址:郑州市商都大道

图片展示

熊氏家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19027507号-1 技术支持:智巢品牌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豫ICP备19027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