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作者:熊氏家族网 浏览:



|| 老子曰: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可以延伸为自身招致灾祸的鲁莽不智的行为。整句话的大意是:勇敢到什么都敢做的时候,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勇敢到有所顾忌的时候,就能保全自己的性命。怎么理解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呢?在老子看来,真正的勇敢应当是敢为而又有所不敢为,而不是恣意妄为,什么事情都敢做。


老子说的“勇”和“敢”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老子曾说“慈故能勇”,《礼记》则说“知耻近乎勇”。因此,圣贤眼中的“勇”绝非逞一时意气而不顾后果的匹夫之勇。“勇”之所以为“勇”,在于谨慎与顺应,故而才能保存实力。


勇于主动坚决地作为就会遭到杀戮;勇于处于被动雌柔地位就能使自己和他人存活、保全,这是事物的常理。但是主动坚决的人有时又能够保全,被动雌柔的人有时又难免遭到灭顶之灾,世人所以宁愿侥幸而忽视常理。天道源远流长,绵延久远,有一次偶然情况发生了,谁知道是什么导致了事情这样发生呢?所以圣人还是以通常、普遍的情况作为正确、正当的,还是以主动坚决为困难。

只有不争,天下万物才都不能与他相争。顺应道的规律就会吉利,违逆道的规律就会遇到灾祸,所以应该不说什么却善于顺应自然规律。处于低下的位置,万物就会自发地归顺。观察事物的征象而能知道吉凶,在事前就端正心态,平安的时候也要时刻留心危险,没有出现征兆的时候就先谋划应对的方法,所以说宽缓从容却善于计谋。

静水流深,懂得收敛锋芒的人,才是高境界。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要太锋芒毕露,要懂得沉淀与观察。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尺度”,如人饮酒,小酌胜过酣畅淋漓,如花盛开,半开就是恰到好处的美。人生亦是在藏一半露一半中度过的。有苦不言,有喜不夸,懂得苦中作乐才能收获满满;有富不炫,居穷不卑,懂得低调行事才能平安一生;有智不露,有愚不掩,懂得“外圆内方”才能更好地为人处世。愿你我都能在“藏”和“露”中,找到人生更好的状态,从容自若地度过余生!

图片展示

联系我们

 

微信号:xsjzwgzs

地址:郑州市商都大道

图片展示

熊氏家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19027507号-1 技术支持:智巢品牌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豫ICP备19027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