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楚酒文化

作者:熊氏家族网 浏览:



    独特的楚酒文化,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部分。周朝,是中华文化成型的关键时期,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酒文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

楚字的一种写法
    考古发掘与研究发现,楚地拥有大量的、极其丰富和珍贵的楚酒文化遗存,从酿酒原料到储酒器、用酒器;从饮酒器具到宴饮游戏用具,神秘的楚酒遗存与历代酒文献、酒传说、酒故事和饮酒习俗一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楚酒文化,用实物证明了荆楚古老的酿酒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产业开发价值。
    楚酒遗存展示着独特的酒文化
    源远流长的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酒文化则是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楚酒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文学艺术、礼仪制度和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影响非常深远。

战国酒器
龙凤纹铜樽
荆州博物馆藏
    楚人具有高超的酿酒技艺。在周代,楚国在各诸侯国中酿酒技艺独树一帜,非常精湛,品种比较多,主要有茅香酒、醴酒、瑶浆、琼浆、桂酒、椒浆和楚沥等。
    楚国既有浓度较高的酒,也有浓度较低的酒;
    既有红酒,也有白酒;
    既有经过过滤的,也有未经过滤的。
    楚人所酿造的酒,是根据人们对酒所需的不同场合和口味而制成的?从文献记载来看,楚人是以酿造和饮用低度的酒为主。
    楚酒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茅香酒了,即用一种楚国特有的茅香草过滤而成。据《左传·昭公四年》记载,管仲在代表齐桓公率诸侯之师伐楚时,就向楚国宣布了罪过,其中一条就是“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问罪的理由之一,居然就是楚人不向周天子贡奉苞茅,使得周天子不能缩酒祭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也说:“楚之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
    由此可见,苞茅仅为楚国所有,周王室是依靠楚国进贡苞茅来“缩酒”,然后进行祭祀的。

楚国故都纪南城遗址
    古人制酒,大都以主食为原料,经过发酵而去其糟后必须过滤,而楚人用青茅过滤的方法酿酒,不但能使酒液清澄纯净,还使让酒液在过滤时带上青茅的特殊芬香气味。对此,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宋公文先生认为:“楚人酿酒的技艺、手法相当高明,酒的种类也多,皆为上品。在楚国最具传统特色的酒是香茅酒。”
     显然,这一酿酒技术是楚人发明而传入周王室的,因而成为酒的上品,同时又成为祭祀的专用品。当时,楚国除了自己酿制酒外,还以责贡、求贿和购买的方式进口其他诸侯国的酒。
    当然,楚国并非只有茅香酒。据《楚辞·招魂》和《楚辞·大招》记载,楚人制造的酒有低度红酒瑶浆酒、低度酒桂酒、椒酒和酒精度较高的烈酒——楚沥。
    历史学家认为,这种烈酒只是指一种经过多次酿成的酒。《楚辞·大招》中就有“四酎并熟”一语,这“四酎”就是指多重酿造法,即指用三次酿成的酒再加水发酵而成。由于这种酒所需时间较长,故其浓度就自然偏高了。“四酎”酿造法反映了楚人具有高超的酿酒技术。
图片展示

联系我们

 

微信号:xsjzwgzs

地址:郑州市商都大道

图片展示

熊氏家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19027507号-1 技术支持:智巢品牌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豫ICP备19027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