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主身份之谜

作者:熊氏家族网 浏览:



人们对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这把青铜宝剑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它深埋于地下已2000多年,考古专家们只能从这座墓的随葬物品和宝剑身上去寻觅可以解开剑主人身份迷团的蛛丝马迹。因没有直接证据,寻找间接的细节成为了推理的证据链。



青铜剑


经过紧张地发掘,考古人员在棺的墓主人头骨左侧发现了一件弧长46.2厘米、宽6.5厘米、厚0.5厘米的特大错金银铁带钩。

这一发现,引起了考古队员极大的关注。


带钩是什么东西?


其实,带钩类似于今天皮带上的卡子。说起带钩,人们也许会想起战国中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当时,中原地区盛行车战,北方少数民族则骑马作战。骑兵的装束不同于步兵,他们穿着短上衣和裤子,腰束革带(使用带钩)。赵武灵王发现,骑兵作战,机动性强过战车,战斗力也随之有较大地提升。于是,便一声令下,建立与训练了中原地区的第一支骑兵部队,将原来士兵传统的服装改为北方少数民族的“胡服”。

后来,赵国这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队伍,机动作战,屡战屡胜,在争霸战中大显神威。因此,后来其它诸侯国也纷纷效仿赵国,建立骑兵部队,改革士兵的服装。带钩,也因此在中原大地上更加广为传播与推广。



带钩


这件刚出土错金银龙凤铁带钩,由龙首形的钩首、扁平宽薄而呈弧形的钩体,凸圆形的勾钮等3部分构成。经过细致地观察,龙首形的带钩龙首由金片和金丝所嵌成,龙颈两侧由金丝嵌出锦卷云纹,颈背用金片和金丝镶成圆卷纹等纹样。

带钩的钩体周边被金丝镶嵌一周,并从中部分成两组基本对称的图案:


第一组,用金片镶成凤纹,凤的周围又用金片和金丝镶饰卷云纹,使凤鸟如飞似舞,异常美观。


第二组,在每个凤纹之间,又用银片错出变形鸟纹的图案,使整个画面复杂多变而又极有规律,金光灿烂,银光闪烁。


在带钩的背面,同样也是用金丝嵌边一周,中部无花纹,并在大菱形纹与三角形纹里用金片、金丝与银片、银丝错嵌成圆卷纹等图案;头端用一道金丝分成6个不等边四角形,又用金片和金丝嵌出圆卷纹等纹样。两个凸圆形的钩纽上,也用金丝镶成圆圈纹,还用银丝镶成云纹图案。带钩的3个侧面,都用金丝错成卷云纹图案。


考古专家知道,在距今5000年前的长江以南地区,基本上是凤鸟的天下,凤凰成为许多人的图腾崇拜,这和北方崇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学者认为,凤凰就是朱雀,而中国广大的稻作民族地区则一直视凤为自己的至真神物。

所以,用金片镶成凤纹说明了文物所代表的南方特色和文明。



   这样特大的错金银龙凤铁带钩是以往考古发掘的各种质料带钩中所从未见到的,工艺十分精湛,可以说是楚国错嵌工艺的代表作。


原本带钩的主要用途是束带与佩带,一般都放置于死者的腰部附近。

但这一件特大错金银龙凤铁带钩,为何违背常规地出现在墓主的头部?而墓主又是何人?


为弄清楚这些问题,考古专家们对墓中出土的竹简进行释读。发现,“昭固”这一姓名的文字出现了14处。其中,有一处还直接刻有“为昭固祷”。


那么,这个反复出现的昭固,是否就是这座古墓的墓主人?


为了弄清墓主昭固的身份,专家们发现在竹简的简文中出现有记载昭固祭祀楚简王、楚声王和楚悼王等先王,以及他身为楚悼王曾孙的记载。


至此,墓主的身份似乎已经一目了然。


通过比照简文查找史籍,终于弄清了昭固生前是楚王的侍者,是楚威王或楚怀王前期的大贵族,与楚国王室的关系十分密切。





风鸟图形、带钩、竹简、青铜宝剑...整个证据链逐渐成型,结论逐渐趋于明晰:


随葬的这件违背常规的特大形错金银龙凤铁带钩,代表着墓主人高贵的身份。


但这样一位楚国贵族,又怎么可能会拥有一把来自楚国之外的旷世宝剑?


考古学家们在过去发掘古葬墓时,发现各诸侯国铸造的古剑都会在剑格上锲刻上剑主人的姓名。

比如,在秦国的兵器上都会刻有主管兵器制造官员的姓名。

秦始皇兵马俑坑内发掘出土的兵器上也都刻有“吕不韦”的姓名。


这把神秘的青铜宝剑是否也会遵循这个古老的传统?


剑身是刻有剑主人的姓名?还是刻有主管军事工业官员的姓名呢?


 注:图片系《天下第一剑》书中插图

 

来源:荆州文旅频道

图片展示

联系我们

 

微信号:xsjzwgzs

地址:郑州市商都大道

图片展示

熊氏家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19027507号-1 技术支持:智巢品牌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豫ICP备19027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