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世界的惊天之谜,揭秘扑朔迷...
在河南博物院“楚国青铜艺术馆“里陈列了一组精美的春秋时期的青铜乐器”王孙诰“编钟,这组编钟组合之庞大、制工之精良,使观者无不感到震撼。这组沉睡千年的古乐器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楚王熊侣(庄王)之子,依然霸气十...
1978年,河南淅县下寺楚墓中出土一套7件用失蜡法铸造的列鼎,造型装饰艺术相同,大小依次排列,其中最大的一件是王子午鼎,现藏河南省博物院。
楚国青铜器“云纹禁”
“云纹禁”,酒器,1978年出土于河南南阳淅川县,为楚国青铜器,用失蜡法制作而成,高28.8cm,宽67.6cm,长103cm。它其实是一个放置酒坛或酒爵的案子,类似于我们今天家具中的茶几。
世界第一套便携式餐具盒出自楚国,...
楚地漆器是中国悠悠七千年漆工艺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漆器制作工序繁复、造价高昂,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流行于楚国贵族阶层,并有取代铜器之势,可见其国力之雄厚。
楚国,酒文化的先驱!
耳杯最早出现于东周,一直沿用至魏晋。但,以战国时楚人制作的漆耳杯最为精美。
世界上最早的根雕艺术
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出土了一尊彩绘木雕漆兽,通高17.9、长39.95、宽16.8厘米,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楚国连发弩
在江陵举行的7省市楚文化研究会上,荆州地区博物馆副馆长陈跃钧在介绍楚故都考古新发现时,拿出一件形如“盒子炮”的双孔连发弩。拉动连发弩的发射机关,箭镞连续射出。与会的60多名专家学者对此大为惊叹,争相传看试射。
居然发出金子般璀璨光芒的楚国青铜...
2011年6月12日,河南省文物部门首次公开展示了已出土9年的春秋时期楚国文物孤品——“彩绘铜扁壶”。这个天下无双的楚国青铜饮食器,高约30厘米,厚约10厘米,腹部两侧和肩部两侧各彩绘有一个线条流畅、身姿柔美的凤鸟图案。